DB21T 2278-2014 樟子松育种技术规程

ID

C2291FCF5A144CF581D4B71CFBDEA2D5

文件大小(MB)

0.27

页数:

32

文件格式:

pdf

日期:

2016-12-8

购买:

购买或下载

文本摘录(文本识别可能有误,但文件阅览显示及打印正常,pdf文件可进行文字搜索定位):

ICS 65.020.01,B 60 DB21,辽宁省地方标准,DB 21/T 2278—2014,樟子松育种技术规程,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seedling production of Pinus sylvestris var. mongolica,2014–04–02 发布2014–06–02 实施,辽宁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 布,DB21/T 2278—2014,I,目次,目次. I,前言 I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圃地的选择与区划设计. 3,5 种子选择与处理. 3,6 整地与作床.. 4,7 播种.. 5,8 裸根苗培育.. 5,9 容器苗培育.. 8,10 嫁接苗培育. 9,11 苗木调查与出圃.. 10,12 苗圃档案.. 10,附录 A(规范性附录)土壤消毒常用药剂.. 1,附录 B(规范性附录)种子常用消毒药剂.. 1,附录 C(规范性附录)苗圃常用除草剂. 2,附录 D(规范性附录)苗圃病虫害防治常用药剂.. 3,附录 E(规范性附录)容器规格. 4,附录 F(规范性附录)嫁接方法. 5,附录 G(规范性附录)樟子松裸根苗质量分级. 6,附录 H(资料性附录)苗木抽样调查方法.. 8,附录 I(资料性附录)播种苗(容器苗)记录表. 11,附录 J(资料性附录)移植苗记录表.. 13,DB21/T 2278—2014,II,前言,本标准与国家标准(GB/T 6001育苗技术规程)、地方标准(DB21/T 1404-2006容器育苗技术)比,较,各个技术环节进行了细化、量化,增加了符合我省樟子松育苗生产的实用性技术和参考性资料,——增加了名词术语;,——增加了切根育苗;,——增加了容器育苗及大容器苗培育等,本规程从实施之日起,代替DB21/T 1291-2004和DB21/T 1404-2006樟子松部分,本标准按照GB/T1.1-2009要求编制,本标准由辽宁省林业厅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辽宁省固沙造林研究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尤国春、宋晓东、杨树军、孙海红、刘敏、肖巍、刘淑玲、张柏习、韩辉、邰,宪武、李国军、刘建华、徐贵军、王大勇、刘长全、张日升、曹宇、于世河,DB21/T 2278—2014,1,樟子松育苗技术规程,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 var. mongolica)育苗圃地的选择与区划设计、种子选择,与处理、整地、播种、裸根苗和容器苗培育等技术和苗木调查与出圃及苗圃档案建立的要求,本标准适用于樟子松育苗生产作业,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6001 育苗技术规程,GB7908 林木种子质量分级,DB21/T 1291-2004 育苗技术规程,DB21/T 1404-2006 容器育苗技术,3 术语和定义,以下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樟子松,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 var. mongolica Litv.)为欧洲赤松的地理变种。在中国天然分布于大,兴安岭北部(北纬50°以北)和呼伦贝尔草原东南部,是三北地区主要造林树种,3.2,良种,遗传品质和播种品质都优良的种质资源材料,3.3,发芽势,发芽种子数达到高峰时,正常发芽种子的总数与供试种子总数的百分比,3.4,场圃发芽率,在场圃条件下,发芽种子总数占播种种子总数的百分比,DB21/T 2278—2014,2,3.5,种子催芽,是解除种子休眠,促使幼芽出土整齐的方法,3.6,出苗期,从播种时起到幼苗出土后种壳脱落、地下开始长出侧根时止,3.7,幼苗期,从幼苗种壳脱落、地下根系开始长出侧根时起,到幼苗拔出新梢、开始大幅度高生长时止,3.8,速生期,从幼苗拔出新梢高生长明显加快时起,至幼茎变为棕色,高生长明显缓慢时止,3.9,苗木硬化期,高生长明显下降至顶芽饱满、苗木停止生长时止,3.10,苗木假植,将苗木的根系用湿润的土壤进行暂时的埋植。分临时假植和越冬假植,3.11,缝移法,用移苗锹开成窄缝,植入苗木后,从一侧挤压,使土壤与苗根密接的一种移植方法,3.12,切根,在苗木培育期间,切断主根、促进侧根发育和须根生长的一项技术措施,3.13,覆土防寒,在土壤即将封冻时,取步道沟土覆盖压严苗木,保护苗木安全越冬的措施,3.14,DB21/T 2278—2014,3,容器苗,各种容器培育的苗木。在出圃、运输、造林的过程中,根系得到容器保护,3.15,根茎比,根与茎的质量比。是衡量某一种植物在生长过程中的不同生长期是否健壮的一个指标,4 圃地的选择与区划设计,4.1 圃地的选择,4.1.1 苗圃地要设在交通便利,劳力充足,电源、水源方便的地方,山地以东南坡向为好。选择地势,平坦,排水良好,土壤质地疏松,地下水位较低(最高不超过1.5m);土层较深厚(不少于50cm);,pH值呈中性或微酸性(pH=6.5~7.5);土壤以沙壤土或壤土为宜,4.1.2 容器育苗应本着“就近育苗、就近造林”的原则,选择运输方便,有水源或浇灌条件,便于管理,的地方,4.2 圃地的区划设计,见GB/T 6001育苗技术规程,5 种子选择与处理,5.1 种子选择,樟子松种子选择应依据种子调拨原则,选择良种。种子质量要求,见GB7908林木种子质量分级的Ⅰ、,Ⅱ级种子,5.2 种子处理,5.2.1 种子消毒,用0.5%的高锰酸钾溶液浸种……

……